当前位置: 首页 - 紫砂工艺 - 传炉壶制作难度高历史渊源深

传炉壶制作难度高历史渊源深

2024-12-20 紫砂工艺 0

传炉紫砂壶,作为方中有圆、圆中寓方的经典壶型,其制作难度极高,要想达到比例恰当、珠圆玉润、骨肉匀称的效果实属不易。因此,宜兴的众多制壶艺人都公认传炉壶最为难做,这也是它在市面上较为罕见的原因之一。

四方传炉壶,作为清末时期的创新品种,以紫砂为材质,泥质润泽细腻、坚致细密。其壶形方唇、盖隆、中设提钮、短颈、鼓腹、下设四乳丁足,前侧流嘴呈三弯式,后设圆把,整体挺匀有力,堪称壶中佳作。

现存最有名的四方传炉壶之一,是原藏于开四海家中的一把,由清末民初壶艺名家俞国良于1937年用“大红袍”泥料制作。此壶方圆相济、色泽红艳、光彩照人,是传炉壶式的经典之作。另一把藏于香港茶具文物馆的传炉壶,则是清末两江总督端方在宜兴定制的,据推测也应为俞国良所作。

关于传炉壶的来历,有两种说法流传于坊间。一种认为传炉是古代道家炼丹所用的丹炉,与东晋道教领袖葛洪有关。另一种说法则称传炉壶名取自明清时代的“金殿传胪”,寓意着士大夫阶层的雅玩与自勉。无论哪种说法,都赋予了传炉壶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标签: 紫砂壶熟刻教程紫砂壶哪款最实用全手工紫砂壶制作过程图解紫砂艺术传承紫砂传统文化